近日,农业农村部发布了2022年金融支农十大创新模式与十大典型案例,山东农担承建的山东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数据服务平台成功入选金融支农十大典型案例,标志着山东农担数字化实力再获国家认可。
山东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数据服务平台是山东农担与山东省农业农村厅为解决农村信息不对称、加强涉农数据信息共享联合建设的农村融资数据服务平台,旨在通过对农政数据的汇聚整合、加工分析,充分激活农业数据在助力农村金融方面的巨大潜力,构建起政银担数据共建共享共用机制,以数据为农民增信、为金融机构降险,为撬动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提供新杠杆。
目前,平台一期建设已顺利完成并上线运行,应用效果逐步凸显。
一是送数上门,引水下乡。平台已完成政策性农业保险、土地承包、家庭农场、信用评价等25类农政数据的接入,覆盖省内1885万自然人经营主体、193万企业经营主体数据,基本实现省内主要农业经营主体农政数据的统一归集。平台开放标准数据接口13个,已为省内多家金融机构免费提供场景化数据服务,累计调用超105 万次,有效解决金融机构采集数据成本高、周期长、效率低等难题。目前已撬动新增涉农贷款130亿元,覆盖约19万客户,切实打通了金融活水浇灌三农的数字化管道。
二是增数减负,增信提速。平台以金融授信为主要场景,构建数据模型数量153个,日峰值数据跑批量近5000万条,已具备客户画像、数据服务、大数据决策等能力。各金融机构依托平台数据开发以保险、示范社等数据为验证手段的农耕贷烟台苹果贷保险贷等秒批秒贷线上产品,为农业贷款服务提质增效提供了强大数据驱动。
三是架桥铺路,服务入户。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可依托齐鲁惠农小程序为农户提供供需撮合、政策性补贴申请及办理、政策解读、专家问答等一站式服务,农政服务的规范性、透明度和审批效率都得到大幅提升,切实畅通了惠农政策直达农户的最后一公里。
下一步,山东农担将牢记支农惠农的初心使命,以打造山东涉农数据一张网为核心,以政银担合作机制为依托,持续推动平台优化迭代,切实提升平台聚数、治数、用数效能,更好发挥政府+担保+数据叠加效应,为乡村振兴注入数智化新动能。(信息来源:山东农担)
文章推荐: